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下,新能源汽车在2014年得到了快速发展,终于在艰难推进中开始见到曙光。2015年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收官之年,也是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-2020》原定的50万辆目标的截止年,最终能否“赢得漂亮”,还得看充电桩的建设进程。
充电桩建设运动已打响
两会期间,新能源汽车是热议话题,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问题是“热中之热”。通过观察可以发现,国内已经打响了充电桩建设运动。
近日,由国家能源局制定的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》草稿已经完成,以到2020年实现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为预判,将来充换电站数量达到1.2万个,充电桩达到450万个。
并且,依托于高速公路布局的快速充电网络也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:中国第一个跨城市充电网络—京沪充电网络已经建成,27个充电站之间的平均距离为50公里,每个充电站平均配有2个直流快速和4个交流慢速充电桩。按照国家电网的计划,在2020年之前,将建成670个快速充电站,充电桩的数量将达到2680个,届时,“四纵四横”的高速公路充电网络将贯穿全国,开着电动车横穿中国将不再是梦想。
今年同时推进的还有电动车充电国家标准的修订。关于充电国标的修订,重点包括:第一要对上一版没有明确细化的地方,大家有歧义的地方要进一步地细化和明确。第二,可能会再增加一些在实践中发现的缺陷问题,比方说安全问题。
在地方,许多城市的充电桩建设运动也已开展。在上海,新能源车上牌政策有所调整,必须先安装充电桩,才能免费上牌;在北京,公共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大力推进,整个六环内在2015年底之前力争实现服务半径为5公里的公共充电网络,在深圳,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充电设施,对集中式充电设备投资给予30%的财政补贴,今年年底还将新增1800个快速充电桩。
落地还存在一些问题
虽然国内充电桩建设热情比较高,但是要真正落地还是存在一些问题:
首先是充电接口标准的不统一。现阶段虽然交流慢充的接口标准已逐渐被大部分车厂接受,但关于直流充电,超级充电等快速充电方式,各个厂家的标准还无法统一,例如特斯拉,在中国自己建设超级充电站得原因,就是因为中国的直流充电标准,无法在其车上应用。
其次是充电桩的利用率同样有待提高。在众多公共充电停车位上,我们看到的,可能不是电动汽车在充电,而是停车位被非电动汽车所占据,充电位被当作普通停车位来对待;而就公布的公共充电桩信息来看,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对全部电动汽车用户开放的,4s店对外来品牌的封锁,以及诸如收取停车费等其他附件条件的产生,大大限制了用户使用公共充电桩的热情。
还有就是充电费用与停车费用的博弈,也是影响充电桩以及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。京沪充电网络上,北京地区的充电价格仅为0.8745元一度电,而近邻河北省,充电价格却高达2元钱一度;此外,依托写字楼商场所建立的大小充电桩,如能在电动汽车停车费上有减免与优惠,也会极大的推动广大电动汽车购买者在日常生活的中的应用,并最终促进电动汽车在中国大地的发展。
版权所有·北京英康达科技有限公司 永久域名:www.21ce.vip 英文网站- China Clean Energy Network 常年法律顾问:北京市君永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(C)2008-2014 21ce.c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08116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213号 |